首页 资讯 正文

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|普惠托育,带娃的“好搭子”

体育正文 108 0

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|普惠托育,带娃的“好搭子”

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|普惠托育,带娃的“好搭子”

《福建日报》2025年6月17日第08版(bǎn) 0~3岁的婴幼儿被称为(chēngwéi)社会中“最柔软的群体(qúntǐ)”,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。 新手爸妈(bàmā)如何在拼(pīn)事业的同时让“小小孩(xiǎohái)”获得更好的照护?这个社会关注的问题,如今在我省各地有了“新解法”——送宝宝去托育园,让专业的育儿团队来帮忙。 近年来,我省持续强化托育服务多元投入,近6年来5次将普惠托位建设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。截至2024年底,全省建成婴幼儿托位17.32万个,千人口托位数4.14个,普惠托育(pǔhuìtuōyù)服务供给(gōngjǐ)能力显著提升,千万家庭(jiātíng)找到了带娃的“好搭子(dāzi)”。 那么,“小小孩”在托育园里是如何(rúhé)生活(shēnghuó)的呢?普惠托育服务有哪些方面还需要提升?托育机构如何更好(gènghǎo)地生存与发展?详情请看记者的报道。 “小”托班 “大”幸福(xìngfú) 对于“90后”新手宝妈(bǎomā)赵思斯而言,托育园带来的幸福感是双份的,宝宝开心,自己舒心(shūxīn)。 “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照护,我孕期就和她爸爸一起做了很多功课,刷育儿博主视频、阅读育儿经典书籍,这些都没落下。”赵思斯说,2024年5月女儿(nǚér)一万出生后(hòu),她发现虽然(suīrán)自己和丈夫育儿知识储备丰富,但带起娃来并不能照本宣科,哪怕(nǎpà)是喂奶、哄睡、遛娃等小事,对于新手(xīnshǒu)爸妈而言都充满了挑战。 作为一名职场妈妈,眼看着产假进入倒计时,赵思斯开始寻找育儿“搭子”。“长辈们年纪大了,不想(bùxiǎng)麻烦他们。请保姆也(yě)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:性格好的(de)(de)阿姨,专业性不强;专业强的阿姨,有时又很难沟通。一番尝试(chángshì)后,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推开了福建省国资教育托育园(东泰园)(下文简称‘东泰园’)的大门。”赵思斯回忆说。 来到东泰园后,赵思斯发现这里就是个快乐的(de)“小人国”。园里(yuánlǐ),鞋柜小小的,沙发小小的,桌椅等家具小小的,甚至是打卡机、洗手池、马桶等盥洗设施都是“迷你”版。“小小孩”既独立又开心,在(zài)保教老师的指引下自由自在地玩耍(wánshuǎ),还会自己洗手、吃饭、上厕所。 托育园宝宝学习切果蔬,提升精细动作能力(nénglì)。 园长孙彦彦告诉赵思斯,园内(yuánnèi)的所有硬件都是按照0~3岁孩子(háizi)的身高和(hé)使用习惯量身打造(dǎzào)的。除了用心打造设施设备外,园区严格执行卫健部门的有关(yǒuguān)规定,根据入托幼儿的月龄,设置乳儿班、托小班、托大班三种班型,以乳儿班1∶3、托小班1∶5、托大班1∶7的师生比(shīshēngbǐ)配置教师,并安排保育员,让孩子在园内的生活得到更好的照料。 走进乳儿班教室,赵思斯更是欣喜万分。在宽敞明亮的(de)(de)教室内,温奶器、消毒柜、抚触台、盥洗池等育儿(yùér)设施一应俱全。园长带(dài)她看软包垫上的婴儿自在地练习爬行,看保育师轻声鼓励跌倒的孩子自己试着爬起来,看没有棱角的桌椅和带着软包的墙围……“环境(huánjìng)安全、照护专业,和我想象中的托育机构完全不同,这里连孩子的哭声都很温柔。”赵思斯说(shuō)。 托育园保育师(shī)鼓励小宝宝向前爬行。 这次参观之后,赵思斯和(hé)丈夫认为,托育园就是他们要找的科学(kēxué)育儿“搭子”。她在回归职场(zhíchǎng)的前半个月,让刚满5个月的女儿一万加入了东泰园“大家庭”。 “入园以来,乳儿班的(de)保育(bǎoyù)师肖婉霞就根据一万的月龄和成长情况(qíngkuàng),个性化定制照护方案,每天通过专属(zhuānshǔ)微信群(wēixìnqún),和家长(jiāzhǎng)交流孩子在园里的睡眠时间、奶量、游戏等情况。”赵思斯说,之前她对宝宝辅食添加问题比较焦虑,托育园也给出令她满意的方案,“保育师会提前和我们确定添加辅食的品种和顺序,像添加蛋黄这类容易致敏(zhìmǐn)的食物时,托育园会像家里一样,从八分之一个(yígè)蛋黄的量开始尝试,三天之后没有出现过敏、腹泻、便秘等异常情况再加量,确保同频添加、循序渐进”。 “现在,宝宝的(de)睡眠规律多了,频繁夜醒的情况也(yě)有改善。在保育师和同班小宝宝的带动下,她变得更活泼了,更愿意参与大(dà)运动锻炼,可以趴着和我们(wǒmen)一起玩游戏,也可以匍匐向前爬一小段……”赵思斯说,看到孩子在托育园(tuōyùyuán)里过得很健康、很快乐,她的精神压力小多了,对于兼顾养育孩子和职场工作,有了更多的信心。 托育园保育师(shī)帮助孩子进行感统训练。 从(cóng)追着喂饭到科学育儿 “家里有老人(rén)可以看孩子,为什么还要上托班?”“孩子还这么小,你们就让(jiùràng)他去(qù)一个陌生的(de)环境、交给陌生的老师,不心疼吗?”“这么多孩子在一起,孩子生病怎么办?”……面对这些“灵魂拷问(kǎowèn)”,“90后”奶爸刘忠诚在思考和学习过后,依然决定将儿子阿麋送“托”,他认为:“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,带娃也应该如此。” 阿麋10月龄(yuèlíng)加入东泰园,半年时间里学会了自主进食,语言发育也很不错,能说“妈妈抱”“爸爸拿”等简单词组。刘忠诚说,现在看到孩子(háizi)在保育师(shī)专业照护下一点一滴地进步,一家人都很欣慰(xīnwèi),“如果有二孩,我一定会早点送托”。 要做到专业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(kēxuéhuà)育儿(yùér),从而获得家长的信任,这需要探索和积累。 作为福建首批(shǒupī)省级普惠托育示范建设单位,福建省国资教育托育园2019年创办伊始就深植医育(yīyù)融合的理念,针对(zhēnduì)0~3岁孩子“如何托?怎么育?教什么?”等问题展开了持续性的探索。 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托育园举办(jǔbàn)的“六一”节活动。 2023年3月,医育融合托育指导丛书《托育机构2~3岁婴幼儿活动精选》正式出版,由该园所属的国思教育(jiàoyù)产研中心联合北京师范大学、福建师范大学、福建中医药大学(zhōngyīyàodàxué)有关教授(jiàoshòu)与团队编写。 “这一课程体系根据婴幼儿年龄,研发出操作与体验、生活与习惯(xíguàn)、运动与游戏(yóuxì)三大特色模块课程,涵盖了国家卫生(wèishēng)健康委《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(试行)》的七大领域,可为(kěwèi)托育从业人员的实践提供(tígōng)参考,有利于提升(tíshēng)服务质量。”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带头人、副教授林旭星表示,她所在的学校也时常会应用这套课程体系开展实践教学。 近两年,福建省国资教育托育园在扩大托小班招生规模和拓展乳儿班服务(fúwù)后,又(yòu)开启了(le)新一轮的保育方案探索,专门制定了6~12月龄、1~2岁婴幼儿的医育融合保教方案。 “宝宝的(de)(de)年龄越小,需求的差异越大,保育服务内容越不能‘一刀切’。”具有20年学龄前儿童教育经验的孙彦彦介绍说:“特别是乳儿(rǔér)班的宝宝,他们入托时间不同,在家中的作息(zuòxī)、喂养方式都各有不同,因此我们要求保育师要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,从营养与(yǔ)喂养、回应与照护、游戏与体验三个维度给宝宝个性化的照护。例如,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逐步开展辅食排敏,设计不同游戏活动满足宝宝发育需求,像6个月(yuè)宝宝的‘空间感知游戏’、10个月宝宝的‘独坐(dúzuò)练习’等(děng)。” 托育园里,乳儿(rǔér)接受回应性照护。 托育(tuōyù)是一门专业,离不开技术人才(réncái)的支撑。目前,作为全国首批婴幼儿(yīngyòuér)照护服务示范城市,厦门市正为托育行业建立起教师、医护群体等的职业晋升体系。2024年,厦门市首创托育从业人员职称评审(píngshěn)试点(shìdiǎn)基地,制定了《厦门市托育服务专业技术资格(jìshùzīgé)条件(tiáojiàn)(试行)》,将托育师纳入卫生技术人员(jìshùrényuán)职称序列。根据这一规定,托育师分初级、中级两档(liǎngdàng),采用复合型评价模式,内容既涵盖婴幼儿日常照护实操,也涉及管理创新与科研能力,旨在推动托育从业者从单纯经验积累向专业化发展。目前,厦门市已有12名托育从业人员获托育师初级资格。 厦门市湖里区馨贝昉托育中心火炬(huǒjù)园负责人林海微今年申报了职称资格认定。她告诉记者:“职称评定赋予了托育职业清晰的(de)成长路径,也提高了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,让大家(dàjiā)更有(yǒu)动力去持续提升婴幼儿照护工作的专业度。” 据了解,我省(wǒshěng)托育服务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矛盾犹在,“挤不进”“托不起”“不敢托”的现象仍较为突出(tūchū)。 家住福州高新区中海寰宇天下的(de)陈鹏辉一家自“二孩”出生后,就开始为2岁的哥哥找合适的托育机构。“我们都想找公立或国资背景(bèijǐng)的托班,但家附近只有一家公立幼儿园开办(kāibàn)小小班,且(qiě)仅招收20个2.5岁以上的孩子,根本排不上号。”陈鹏辉说,他也咨询过多家民办托育机构,不是价格超过心理(xīnlǐ)预期,就是条件(tiáojiàn)不太好,最终他们还是暂时放弃送托。 为解决这一供需矛盾,在政府层面,近6年来,我省5次将普惠托位建设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,全省(quánshěng)建成婴幼儿托位17.32万个,千人口托位数达4.14个;多地出台条例(tiáolì)或行动方案(fāngàn)建设多元化(duōyuánhuà)托育服务体系,厦门、泉州两地先后获评(huòpíng)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…… 在社会(shèhuì)层面,各种托育(tuōyù)创新活动蓬勃兴起,正在填补社会需求的空白—— 2022年1月,姚明织带(zhīdài)入驻厦门市后溪镇姚明织带工业园区。同年10月,园区内的姚明织带博雅启萌托育中心(zhōngxīn)正式开园,由企业全额投资近500万元建成,引进了专业托育机构进行(jìnxíng)管理。托育中心设计托位(tuōwèi)100个,政府给予补助并提供税费减免等优惠,企业职工子女(zǐnǚ)入托可享受3.5折,最低只需860元/月。托育中心的服务(fúwù)时间与父母上班时间实现同步(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均(wàijūn)可托育),延时服务可至20:30…… 楚金宝(chǔjīnbǎo)是一名生产管理计划员,也是首批将孩子送托的员工(gōng)。在他眼中,托育服务是“最实际的福利”:孩子在园区入托后,原来在家当全职妈妈的妻子,成了生产线上的编织工,全家(quánjiā)收入提高了。 据了解,目前园内共有75名“小小孩”,除了本单位职工外,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周边企业和(hé)居民的子女(zǐnǚ)。在补贴政策的支持下,乳儿(rǔér)班10个学位已经满员。 漳州市悦芽托育园创始人张啟鸿说,作为一名2020年就加入托育行业的(de)“老兵”,他并不(bù)满足于办好一家托育园,在尝试独立办托和单位合作办托后,将目光转向了“托幼一体化”和社区嵌入式(qiànrùshì)托育,探索(tànsuǒ)托育服务的更多可能。 对于社区(shèqū)嵌入式(qiànrùshì)托育(tuōyù),张啟鸿认为,需要跳出“托育”看“托育”。当前他(tā)正着手打造(dǎzào)两个漳州社区的综合运营(yùnyíng)项目,准备以自己擅长的托育服务作为支点,通过拓展业务领域、创新服务模式来寻求新的发展,如开办社区食堂、设立4点钟学校、提供家政服务等等。“社会既要有专业的托育,又不能只有托育,乘着政策的东风,未来肯定还有更多新的探索。” 位于泉州市洛江区的(de)(de)(de)信和幼儿园(yòuéryuán)是当地一家知名的中高端民办幼儿园。近年来,受出生人口(rénkǒu)下降的影响,生源数量减少了三成。2022年,幼儿园创始人邱紫琳多次向同行张啟鸿“取经”,并认识到:幼儿园已进入供需逆转的拐点,延伸托育服务,扩大服务对象,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可行选择。同年,她对园中设施进行全面升级,尝试(chángshì)以园中园模式“办托”,将托育服务优势和幼儿园的场地资源优势进行整合。经过数年努力,到今年春节期间,其100个托位(gètuōwèi)已经满员。 邱紫琳坦言(tǎnyán),信和园(xìnhéyuán)目前较好的(de)运营形势,除了(le)得益于户外场地(chǎngdì)大等硬件优势外,还因团队认识到了0~3婴幼儿的托育服务与3~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的不同,专门针对0~3岁孩子设计了医养教结合的一日生活和特色活动,实现了0~3岁和3~6岁儿童保育和教育的连贯性。
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|普惠托育,带娃的“好搭子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